王天江
承天室内设计创始人
会所内空间不足三百平米的每一处本是一般,重心有水,布局上有浓有淡,不紧、能待得住罢了;我将整个空间当开阔园区对待,面积小,功能目的明确,调性自然是更容易掌控些的。整个空间是同一个记忆体,连同感受身在其中的自在感一般。在平面布局上是采用了回游的动线模式,路线不限定,可能性稍微多了一点,空间也因此显得大了些。 水面一涛,占的面积倒不小,可以解释为池塘、湖泊或胸襟,水內里躺着块浮石。其实这石与普通山石之间的细微差别处大致相同,意义也相近,但我就是觉得那样更能汇集住某种气息,好像平衡个空间的重力体系。水是内循环,自然是会流动的,但流动得并不明显,倒映着上方所有的光影,很平静。在水边细细能见着因天花板阻隔而现的涟漪,不断变幻着模样层层往下溢。而水中黑色水洗石是可以用于演变,看客可歇息在近处的水磨石踏步上,看得清,能互动,便于入戏,然后入迷;我很喜欢这种微距离的观赏,感觉更人文更亲近些,如果是独处栖坐,想来也是相当不错。 天花上几乎没有光,我的本意是尽量去解放了光,在墙角、墙上、墙面,以点、线、面的模式搭建成了整个空间光的语言,水内的倒影再以低亮度的光线去补充,这样便随着整体的明暗关系生成了想要的空间意境。视线是不用向上的,人本身就不会老仰着头往上看,一来刺眼,二来总会有躲不开的阴影,现在这样更自然。光源本身就应该是空间装饰的一部分,人影绰绰,轮廓清晰,甚是美丽。其实这样设计的原因还在于此地的基本条件——没有任何的窗。没有天光的环境其实本身是有点压抑的,但借着人为的这般“水月”意象,空间的自然观感被带了出来,变得能待且能待得住了。当然其中还有别的细节去补充,例如那没砌满借以透光令气息游走的墙,嵌入放置主人找寻、定制的茶类和置物架,几处看似随意可摆放所有……还有选好但需留意才能听清的背景音乐,以及配好的熏香等等。这本是一个纯以照顾第六识的空间,眼耳鼻舌身的种种好感,其实只是顺带了人的一生
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